再來是男主角爸爸與媳婦的不倫戀

這邊我感受到了一個很微妙的落差

 

劇情的最後一幕

眾叛親離的男主角獨自居住在某個小房子裡

他喃喃的回憶道

曾有一次在機場又看到女主角

但她抱著她與初戀男友的小孩

他赫然發現這個女孩不再有當初的光彩

讓他沒什麼好懷念與回味的了

於是他默默的閃人

 

這幕獨白簡單

卻充滿非常多的碰撞

我想以我日漸拙劣的文筆

必須用很多的文字

才能整個表達出我感受到的意境

 

首先

媳婦和爸爸的愛情

是不相等的

 

這是一個不倫戀

(爸爸跟媳婦背著兒子搞上)

對爸爸來說,是第一篇所講的那種

可以捨棄一切的衝動

 

但對媳婦來說呢?

兒子是未實現的初戀替代

(因為他兒子像她那死去的哥哥)

爸爸則是媳婦真正初戀的古典制約

(因為她初戀後習慣跟老男人戀愛了)

因此對媳婦來說

可能這個不倫戀,僅是一個她真正內心愛情的替代

 

換句話這是一個很奇妙的不對等

爸爸拋妻棄子,身敗名裂

打破一切也要追求的他人生真正的真愛

這個主旋律對媳婦來說

可能只是個插曲

媳婦的主旋律,在那跟她分分合合的初戀情人身上

而最終她也回到了初戀情人的身邊

 

男主角自打嘴吧或者自作多情了嗎?

我想沒有

他那最後的嘆息

某種方面或許更是自傲

 

他發現他和媳婦的愛情

達到了可以捨棄一切的境界

但媳婦跟他的卻沒有

 

換句話他從中看到了海倫

也就是浮士德中,主角哭訴著的那個本來就不可能長存的至美

所以他自傲,他曾經歷過的美

比兒子、妻子、媳婦、劇中任何人

都還要接近真正瞬間的美

 

但同時他也發現

女主角同樣在這段愛情中

卻因為內心認知與投入的不同

所以沒有跟他一樣的想法

這段愛情對女主角來說只是個插曲,不是什麼至美

 

有更甚者

想必她在回歸她主旋律的理性愛情中

(也就是把一切事情搞砸後,不敢去面對,卻妥協地跑去跟初戀情人結婚)

更不可能看到這種僅存在於短暫瞬間的絕對感性之美

 

於是他嘆息

在他回憶中的這段愛情中的女主角

是多麼的崇高,宛如海倫一般的地位

但現實中真正的女主角

已經變成不會讓他多看一眼的普通女子

 

就好像國家地理雜誌的經典照片阿富汗少女

十年後重拍整個失去靈性的那種感覺

在那照片上的美

是不會存在於那少女身上十年的

 

然而

媳婦不是因為變醜了

而是

她失去(又或者說她從未得到)

擁有至美的那股美感與瞬間

並且不再擁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ligoodis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